今年8月,饿了么以5亿元收购百度外卖的消息已经炒红了整个餐饮界,这意味着外卖行业出现两家独大的局面,可以预见的是:入驻外卖平台的餐饮老板们将丧失更多话语权……
业内皆知:
外卖平台公司向餐饮人的抽成大概在15%-20%,而餐厅外卖利润在40%左右,真正到餐饮人手中的毛利仅20%-25%,餐饮人的利润逐渐被外卖平台稀释。如果仅仅是雁过拔毛,忍一忍还是能赚点儿,但真正的损失罗列起来总会让人抓狂:
餐厅利润下降15%-20%个点,直逼餐厅房租消耗
顾客加深外卖平台忠诚度,而不是餐厅品牌忠诚度
外卖平台垄断各类餐厅数据,再对餐饮人进行二次销售
餐厅外卖优先,影响堂食翻台率与体验感
总之,餐饮人不但损失了大量利润,更重要的是影响堂食品牌的树立,餐厅正在被不合理的平台模式掐死。
就在7月,互联网O2O平台的淘宝攻占超市阵地,布局淘咖啡无人超市,做到无服务员、无收银员的新型购物模式。通过新技术与大数据,淘咖啡提高运营效率,使成本拉低25%,赢取了更多利润空间。
这个看似与餐饮人无关的消息,实际上是一个警钟,说明一些平台已经意识到,利用技术与数据改善经营效率成为增加盈利的有效手段。
不少餐饮人也已经行动起来,比如麦当劳、西贝麦香村等餐企,还有提出“新餐饮”概念的餐饮第三方服务商雅座,他们用数据与技术打造智能餐厅服务,在利润被摊薄的餐饮业创造了企业的快增长。

那么,面对这样的局势,其他餐饮人该如何自救呢?
01.建立基础设施,你得懂得投资
我们餐饮人赚的每一分都是血汗钱,所以一提到花钱就会心疼,但是花眼前的钱能解决长远的问题,这样的行为是有价值的。不管是西贝的麦香村,还是快餐大王麦当劳都在积极使用自助点餐系统,让顾客形成堂食点餐习惯,为提升餐厅经营效率打下基础。
引入如小雅智能点餐系统等基础设备,是餐厅利润升级的必经之路,当然基础设施的意义不仅仅在流程效率上,更重要地是数据的收集。

02.大数据积累,你得用对方法
提到“餐饮大数据”,很多餐饮人第一反应就是收集很必要,运用太困难。我们可以举一些实例,不少餐厅在饿了么、美团上做活动都要依据平台的数据进行价格微调,而数据只局限于线上且被平台垄断,需要收取费用。再有,不少餐厅自建CRM系统收集线下数据,但数据渠道过于狭窄,餐饮老板也不知道如何运用,这才让人觉得数据没有价值。
真正有价值的数据通常会打通线上线下,并且能支持餐厅经营全流程的数据收集,而联合支付宝口碑的雅座正好能满足这个要求。

03.全场景营销运营,你得走出误区
做餐饮门槛低,而餐饮老板也来自不同行业,很多人对餐饮营销的概念不明确,始终认为是打折促销。其实,餐饮营销最主要的职责是产品成本优化、营销策略活动、品牌体验管理,简单的说降低成本、提升利润、树立品牌。
那么,误区究竟有哪些呢?如何解决它,收回本该属于你的利润呢?